利用圖像來增加學術表達的競爭力主題報告——2021年讀書節系列活動
“百年征程書鴻篇👩🏿🌾,七秩育人譜華章”讀書節之際,於4月28日下午2點,意昂、僑聯特邀靜遠嘲風👩🏼🔬、圖研科技創始人😊©️,《科學的顏值》作者🙋♀️,學術圖像設計專家宋元元來東華作了《利用圖像來增加學術表達的競爭力——關於學術論文圖像設計的方法論和思路》的主題報告。為了提高交流深度,此次報告小範圍邀請了史向陽、杜誠然、郭穎,曹雪雁 🏋🏿♀️、管清寶 等多位老師及9名博士研究生參與,主題報告由意昂副館長吳狀春主持。
面對圖像最大的困頓,是科學家總覺得藝術是飄渺摸不到的存在𓀆🂠,與訓練已久的科研思路無法兼容,用圖像手段詮釋科研信息是當前學術工作中面對的一向新挑戰,宋老師從藝術的角度出發,為大家分享與學術論文緊密相關的期刊“封面圖”和“論文配圖”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技巧🫴🏼,闡述了圖像設計在的重要性,“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可以通過圖像將科學家在從事研究過程中所思考的邏輯🎛,獨到的觀點,別出心裁的規劃設計一一展現出來。宋老師說已經完成了三本書的撰寫及出版🫵🏼,目前還有兩本書接近尾聲,後期會提供從理論到實踐的系列書籍及培訓課程。她非常樂意培養更多具有更好藝術表達力的科學家🙍♀️🏄🏽♀️,為科研成果的普及做出貢獻。
宋老師的報告引起了在場師生深深的共鳴🧎♂️➡️,在提問環節,史向陽老師提到圖像的版權問題👨🏻🦼,杜誠然老師提到如何用圖像表達四維空間的連續變化過程,其他幾位都提出了自己在圖像設計方面“差一口氣”的困惑🏍🍗。宋老師強調了通過調整各圖像元素的透視角度👂,要讓圖像活起來,從而讓讀者get到該論文中最重要的科研思想🫱🏼。
郭穎老師帶來了一張接近deadline的封面圖請宋老師救急。宋老師和郭老師探討了如何圖像表達才能更突出該科研工作的創新性。
環境學院劉艷彪老師的博士二年級研究生靳麗敏同學顯然有備而來🛂,帶來了自己反復打磨卻還不滿意的一張TOC圖💇🏿♂️。宋老師聽取了該圖希望表達的科學思想後🙎🏻♂️,建議調整圖像透視角度、加入汙染物基團的元素布局、顏色對照🤵🏻♀️,使要表達的主化學反應活起來🕗。靳麗敏同學表示通過宋老師的教授,她對科研美的理解更上了一層樓。
通過此次報告🪣👨🏻💻,多位老師紛紛表示希望選派課題組博士生參加宋老師後續開展的一周左右的系統封閉培訓,在後續的科研圖像設計中👵🏼,希望能得到宋老師的專業指導🗽。
意昂
2021-4-29